注重提质增效 切实转型发展

注重提质增效 切实转型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14 字体大小:

近日,州审计局组织专人赴吉首市审计局开展2022年度审计业务综合督导工作。检查过程中采取座谈交流、查阅档案、听取汇报等形式开展相关工作。州审计局局长向文波到现场调研并指导工作,州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元江主持会议。

督导反馈会上,各督导小组就审计综合工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审计项目质量及政府投资审计情况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吉首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颜敏表示将对照本次指出问题,举一反三,认真研究,抓牢整改。

向文波强调,要深刻认识到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全州审计监督提质增效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是把握当前、关乎长远的关键所在。随着审计权力和职责范围的扩大,风险也进一步扩大,审计机关在审计监督提质方面转型需求迫切。同时,在审计过程中也发现,单纯的账面审计很难反映出被审计单位更深层次的问题,这就要求审计机关要积极推动审计监督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更加有力有效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向文波指出,推动审计监督工作提质增效转型发展,要认真研究学习《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州审计监督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切实抓好五个方面。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要准确把握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审计机关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要求,必须旗帜鲜明地把讲政治贯彻审计工作始终。要紧密围绕基层党委政府的中心大局和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安排部署开展审计监督,要站在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平台上,严格履行好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的部门职责,以质效为目标导向,树立审计项目精品意识,履行好基层党委政府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的职责。

二要做到“四个统一”。要做到经济体检和政治体检相统一,提高审计格局,善于用政治眼光去分析问题,拓宽审计思维,跳出问题本身去思考问题,视野要拓展至书面发现问题以外的范畴。要做到审计监督与推动发展相统一,以协同共进的目标科学看待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二者的关系,用促进多方发展的思维去推动审计工作,把服务社会经济的实际效益作为衡量被审计对象履职尽责的重要标准。要做到担当作为与依法履职相统一,在法治规定内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同时,要大力推动政府投资审计转型,逐步纠正政府“以审代结”“以审代管”的现象。要做到从严要求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在审计过程中既要高标准要求别人,更要严格要求自身,要根据事务现有发展水平、实际状况去准确定性定责,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低标准,真正把监督工作审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做到党委政府的重心上。

三要强化三种意识。要强化审计的独立性意识,坚持培养系统性思维,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和“资金-项目-政策-政治”双向可逆查找问题,同时也要深入分析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实际困难,至下而上去追溯政策、机制等是否具有可行性。要强化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意识,明确细化项目立项、审前调查、现场审计、报告撰写、成果运用等层层责任,着力构建职责明确、环环相扣的审前、审中、审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要强化审计监督“防未病”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加强能力建设,提炼总结共性问题,靶向治疗个性问题,由表及里的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更好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

四要做实四项研究。要做实立项选题研究,坚持提前统筹谋划,找准党委政府的重大风险点,集中开展项目选题调研工作,确保做到问题导向不鲜明不立项,研究调查不扎实不立项。要做实审计过程研究,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充分开展审前调查,做到审前就掌握相关政策、资金及问题,进一步明确审计重点,审中就完善审计方式方法,进一步核实审计疑点,审后就根据不同的汇报对象完善细化审计报告表述,进一步强化成果运用。要做实审计整改研究,构建审改分离机制,不断完善审计整改标准化建设,以台账化方式明确审计整改主体责任、解决措施以及达到成效,从而一次性把审计整改任务交办至被审计单位。要做实审计成果运用研究,加大审计成果提炼力度,从面上、点上去发掘、提炼审计信息,力争做到审计成果1+N,以审计专报为载体,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建议,切实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

五要抓实五项工作。要抓实项目实施,重点关注资金、资源、权力高度密集的相关部门,在审计项目的深度上进行探索和研究。要抓实风险防范,既要做好审计干部队伍自身的廉政风险防范,也要抓实穿透式审计,着力防范审计风险。要抓实审计整改,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整改机制,从而做到审计整改全州一盘棋。要抓实能力建设,全力审、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双随机干部培训方法,倒逼审计干部特别是年轻审计干部主动学、全员学、深入学。要抓实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推动各类监督力量的有效融合,构建一种良性互动、合力联动的工作机制。

供稿人:彭雅、高燕

审批领导:罗林燕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