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审计专报编撰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审计专报编撰的几点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31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全州审计机关都加强了审计专报编撰工作。特别是近期,州局党组明确要求各审计组进一步用好审计专报利器,更好发挥审计精准揭示问题、助推解决问题的独特作用。笔者认为,在编撰审计专报中,应着力把握六个重点。

一是突出政治站位。撰写审计专报需要站位高远,应当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决策需求抓大事、谋大局,把着眼点、着力点放在关系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上,放在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上,放在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上,确保审计专报信息与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区域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增强信息服务的敏锐性、前瞻性、针对性和主动性。应与时俱进深入学习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州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确保审计专报信息能够跟紧最新形势、紧扣政策精神。

二是立足解决问题。编写审计专报是为了推动问题解决,不可“无病呻吟”。当前,我局撰写的审计专报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的层次是把问题反映清楚,便于上级领导掌握情况;更高的要求是在把问题叙述清楚的基础上,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措施,从而有效服务州委、州政府的工作决策。鉴于此,各审计组在撰写审计专报前,应当站在州委、州政府的角度去审视专报信息的价值,建议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析透彻后,再提笔撰写,防止“胡子眉毛一把抓”造成徒劳无功。

三是精选细小切口。在充分考虑政治站位的基础上,应当结合审计项目实际情况,紧扣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风险隐患、重点民生保障、经济权力运行等方面内容精选信息点。审计专报选题不宜过于宏大,过于宏观的情况难以表达清晰;也不能过于琐碎,过于微观的情况难以引起读者共鸣或重视。一般来说,撰写审计专报之前,必须对拟表达的每一个观点作细致研究,在此前提下,应尽量以小切口方式陈述表达,使读者一目了然,从而支持审计监督的观点。

四是做到点面结合。无论是撰写审计报告,还是撰写审计专报,都应当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评价文章质量。审计专报信息应当做到观点鲜明,坚持点面结合,做到既有典型实例、点上说明,又有综合情况、面上概括。应防止以偏概全、泛泛而谈、夸大其词、主观臆断。应避免单纯罗列审计发现问题,从而陷入“记流水账”式的“白描”境地;应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清新朴实。审计专报的篇幅最好控制在1500字至2000字之间,必要时可以附表格或图片进行说明。此外,应注意段落尽量均衡,单句不可冗长。

五是注重信息时效。审计专报一般都有较高的时效性要求,过时的审计专报信息即使文字精彩也只能沦为“废纸”。因此,在确定专报信息选题后,应一鼓作气开展信息调研、现场核实、资料复核、定性评价等,把时效性放在重要位置。对于各审计组审计发现的重要情况,突出矛盾问题,重大风险隐患等,审计组可以及时向局领导报告,商秘书科快调查、快搜集、快会商、快编审、快报送,第一时间供州委、州政府了解情况、掌握动态、作出决策。应当进一步优化审计专报信息编发流程,防止在文稿的反复“打磨”中失去专报价值。

六是加强素材整合。当前,秘书科与各审计组之间的信息沟通尚不够充分、不够对称。一方面,秘书科对现场审计情况不够了解,存在“无米之炊”的尴尬;另一方面,各审计组对“上情”掌握不够透彻,不太清楚哪些事例可以作为审计专报素材进行整合。加强秘书科与审计组之间的原始信息沟通十分必要、势在必行。秘书科应当分门别类建立政策执行、财政管理、民生保障、工程建设、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遗留问题等审计专报素材库,长期坚持充库以备择优选材;各审计组应当增强挖掘典型性、普遍性或制度层面问题的主动性,使每个有价值的事例都能够纳入专报素材库储存。建议全州审计机关都把每个审计项目至少撰写一篇审计专报信息作为制度安排,这样,既推动审计组强化练笔,又可以充实素材库内容,如此日积月累,将有利于缓解审计专报信息不足的问题。

供稿人:龙庭吉

审批领导:张立新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